网站介绍:清明上河图,一幅北宋时期的国宝级风俗画。该画作是北宋时期由画家张择端创作,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全卷宽24.8厘米、长528.7厘米(一说528厘米)。以下是关于此网站的详细介绍:

  1. 历史背景:《清明上河图》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01年至1124年间,当时张择端供职于翰林图画院。在宋代首都汴京(今河南开封),这幅画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城市景象和社会生活,展现了当时的商业繁荣和文化特色,是研究建筑、交通、车船制造、商业、饮食、医药、服饰、民俗等学科的重要资料。

  2. 艺术价值:《清明上河图》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丰富的生活场景,成为了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,并被誉为“中华第一神品”。画作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,用笔兼工带写,设色淡雅,生动记录了北宋都城东京(今河南开封)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。

  3. 展览活动:2012年,中华艺术宫以多媒体技术在山形巨制屏幕上全景动态演绎《清明上河图》,展示了这幅画的全貌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。

  4. 收藏与保护:目前,《清明上河图》存放于北京故宫博物院,受到严格的保护和管理,确保其安全和完整。同时,它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,为全球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机会。

清明上河图不仅因其精湛的艺术成就而闻名,更因为它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与文化价值而备受推崇。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的保护与传播,这幅珍贵的艺术品得以保存并继续启发后人。